第995章 朝廷改革,会走向何处?-《古代: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许元胜沉吟道。

      他也想动,但正如他所说,经历太多皇朝了,不止是众多的遗老遗少,其实整个大胜亿万万民众,都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  严格来说,一旦动了,连民众都会感觉不自在。

      不像是后世。

      完全打烂了,重新组建一个新的,更强大,更民主的国家,反而更容易。

      现在的大胜,错过了打烂的那个阶段,在和平且强大的时期,很多人还是愿意遵循现有的。

      “不管朝廷怎么改。”

      “我代表西川重镇,将会坚定支持许总兵以及朝廷的改革。”

      熊鲲起身郑重道。

      “两江重镇,也是如此。”宋天德沉声道。

      “平北重镇,同样如此。”薛泰华正色道。

      “多谢三位。”

      “放心,不管怎么改,远不到兵戎相见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  许元胜心里踏实很多,点头一笑。

      四人的碰头会,结束。

      许元胜又去了军政处。

      万大人和唐相,明明刚刚小休息了一下,看到许元胜过来了,这才来了些精神头。

      “没打扰老师和唐相,休息吧。”许元胜看了一眼军政处内的座钟,才下午两点多,正是困乏的时候。

      “打了一个盹,算算时间你们那边也快结束了。”万树森笑了笑,示意许元胜坐下说。

      很快上了三杯茶。

      万树森和唐晏廷喝了一口浓茶,精神也很快恢复。

      “元胜,这次过来,是为了关于朝廷改革的事吧?”万树森直言道。

      许元胜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 三人也没有见外,直接开门见山了。

      “老师,唐相。”

      “我先说说自己的观点,对于朝廷现有体制,改或不改,我都支持。”

      “改,是因为早晚都会改,不能让民众生活在新旧之间,始终心里不踏实。”

      “不改,是因为改可以徐徐渐进,没必要急于一时,加上现在朝廷上下大方向稳定,风气向上,民心在朝廷。”

      “其实暂且不改,也是能接受的。”

      许元胜说道。

      “我们也有个这个考虑。”

      “不过也有所担心,北方新兴派之事,给我们提了醒。”

      “现在的制度,太容易形成对抗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  “另外现在风气尚好,大局稳定,那是因为我军打了胜仗,朝廷稳住了大局,可一旦东西方之战开启,那将会比熊国之战,更大规模,更长时间,更大的伤亡和消耗。”

      “一旦那个时候,我和老唐,万一有个好歹。”

      “这朝廷的局面,靠一个人还能不能稳得住。”

      “不好说。”

      万树森说到后面,语气也加重了许多。

      唐晏廷也是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 “老师和唐相精神愈发康健,何况现在医疗情况比过去好多了,多请一些中医调理一下,再让西医进行时常检查身体。”

      “老师和唐相,长命百岁也不难。”

      许元胜说道。

      “长命百岁不敢想。”

      “在我们这个位置上,哪有长命百岁的人。”

      “说是天妒,或许夸张了一些。”

      “但劳心劳力,杀伐之事做多了,寿命短,也是合乎天道因果。”

      唐晏廷呵呵一笑,摆了摆手,倒是看的很开。

      “改吧。”

      “最起码现在我们还在,大军也返回了境内。”

      “民间改革,军改都进行了。”

      “万民都看着朝廷的,这个时候改,真正落地,民众也能踏实。”

      万树森沉声道。

      “改!”唐晏廷点了点头,放下杯子。

      “那就改。”许元胜沉声道,原本这个事他是打算在老师和唐相走后,有他主持,如此不管成功与否,骂名也是他背。

      但老师和唐相明显不想留自己,单独扛这一切。

      打算再扶自己一把,再对自己的想法,进行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  “元胜,还不拿出来?”万树森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  “老师,这……。”许元胜尴尬一笑。

      “你办事,我岂会不知晓,即然来谈了,肯定有了落地。”

      “拿来,我们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  万树森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  唐晏廷也是一笑。

      “那就请老师和唐相扶正。”许元胜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,起身亲自送到两人面前。

      看似是一个册子,却是承载着大胜的天下和历经数千年皇朝制度的终结之物。

      说是堪比受命于天那尊玉玺。

      也完全不为过。
    第(2/3)页